南平市建阳区考亭水美城建设项目

基本概况

  建阳考亭水美城位于闽江源头之一的麻阳溪畔、西门电站库区的“朱子故里”考亭村,为朱子理学文化的发源地。考亭村紧邻建阳城区,依山傍水,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业为主,水资源利用也仅停留在小水电站开发,原生态的绿水青山与深厚的朱子理学文化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挖掘。2016年,建阳考亭水美城启动建设以来,“以水为魂,以文为脉”,通过河库连通工程、观书园、考亭书院等项目,深入挖掘“朱子故里、闽学渊薮”的文化内涵,发展水美经济,建设新兴文旅综合体,游客量与日俱增。近三年来,在考亭水美城内先后举办了“朱子诞辰888周年祭祀”“朱子诞辰889周年祭祀”,“2018年考亭书院专家研讨会”“2019年闽学与浙学专家研讨会”,“南平市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中国丰收节”“5·19全国旅游日福建省分会场·建阳百人仿宋点茶表演”等重要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效益。

  建阳考亭水美城占地面积约1333公顷,主要由考亭河库连通工程、水利PPP项目及考亭书院、考亭古街、中国特色建盏文创园、卧龙湾朱子游学基地等13大项22个子项目组成,其中考亭河库连通工程、水利PPP项目的观书园、考亭书院是水美城的核心工程。在设计方面,遵循“山、水、园、城”相融的理念,以构建水生态文明城市为主题、以朱子理学文化为脉络,做好做活做巧水的文章,弘扬朱子理学文化,挖掘水美经济,建设水美城市。

  1.考亭河库连通工程

  起于西门电站,止于考亭浮桥,为中央投资水利项目。在设计理念上以朱子理学的“敬水、知水、爱水”为主题,遵循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以朱子讲学游学路径为主线。工程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疏浚、河槽疏拓9.12km;新建生态护岸5km(项目建成后命名为“文堤”,取朱文公之意),直通观书园的文公渡与闽学渊薮牌坊;设3座内外湖连通涵,7个亲水平台;生态修复20公顷。工程建成后河湖生态环境得到修复;提高防洪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升河岸景观;水工程与朱子文化有机融合,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2.观书园

  位于原考亭书院旧址,背靠玉枕(当年朱子命名的玉枕山)、面对翠屏(当年朱子命名的翠屏山),与河库连通工程相连、与新建的考亭书院相承,占地10公顷,为水利PPP重点项目,与考亭书院一起作为“朱子故里,水美考亭”的朱子理学文化展示核心区,是全国最大的弘扬朱子文化的主题公园。在设计上,力求重现800多年前朱子的讲学路径,展示朱子理学“活水”思想。在文公渡上岸,通过闽学渊薮牌坊,登上半亩方塘,重温朱子的《观书有感》名篇的“活水”思想。以半亩方塘为中心,总体景观布局为“一渡、一坊、一轴、一环、一心、三园、三广场”。一渡为文公渡;一坊为闽学渊薮牌坊;一轴为与考亭书院相承的中轴线;一环为园内人行步道构成的读书环;一心为公园核心区的半亩方塘;三园为劝学园、博学园及明理园;三广场为清晓广场、笔溪广场、明德广场。

  3.滨水公园、骑行绿道、竞技码头、亲水码头

  在观书园对面考亭库区右岸,翠屏山下的库区滩涂地,通过违建拆除、生态地整治与修复等措施,建设占地面积7公顷的滨水公园,在设计上,结合朱子的“明德、明理”理学思想,利用园内天然泉眼,建设“爱心池”一座,周边布局环形园路、花池、管理房、停车场、公厕等,为修身崇德、亲水观光、健身游憩、漫步骑行的综合性滨水公园。在库区左岸,玉枕山下浮桥上方,因地因势布局多个亲水平台、驿站、骑行绿道、岸坡植草绿化、湿地水草净化等。在沿库区两侧布设污水管网,并入城区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库区的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除汛期外,其余时段的水质均达到一类标准。

  4.文旅项目

  以观书园为中心,在观书园中轴线上方建成占地面积14公顷的考亭书院,在观书园周边建成占地面积133公顷的卧龙湾朱子游学园、占地面积5km2考亭古街、占地总面积20公顷的中国特色建盏文创园、全长6km的夜游麻阳溪、10km的翠屏山森林生态旅游步道、16.9km考亭骑行线、1.2km考亭环湖栈道等项目。新建的考亭书院总体布局为祭祀区、展示区、研学区和管理区等,以弘扬朱子理学文化、举办重大朱子周年祭祀、朱子文化研讨等功能,现已成为多所名校的教学实践基地:中国社科教育国际工商管理博士班教学基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集美大学文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武夷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等。卧龙湾朱子游学园集游乐为教,以开展诵读朱子家训、举办成年礼等形式弘扬朱子文化。考亭古街以复原宋代勾栏瓦肆风情为主题,分为大宋风雅、勾栏瓦肆、新中式街区3部分;通过朱子婚礼、赶山节、花火大会、元宵灯会、乞巧节等特色节事活动弘扬中国传统理学文化。

  5.路网等市政项目

  建成8km沥青旅游公路,完成主干道的强弱电下地,完成300户住房的立面改造。

兴修背景

  建阳考亭水美城所在地的考亭村位于闽江源头之一的麻阳溪下游,与建阳城区相连。20世纪70年代初,在考亭村口建设西门电站,由此在电站上游形成了350公顷的库区湖面,原址考亭书院随被淹。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区淤积库容减小,沿岸河滩“脏、乱、差”现象突出,村庄内房屋破旧,强弱电如蛛网密布,交通不便,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处于原始状态。而考亭村原以农业生产为主,一湾碧水、两岸青山、朱子理学文化的价值没有得到挖掘,文旅产业没有得到发展,村民的收入低下。

  如何破解“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的困境?如何理解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发展之“问”、机制之“问”,南平市委市政府领导直指问题根源:创新是点绿成金的“动力源”,一定要发展青山绿水产业。于是在全国首提“水美经济”概念,以水利项目为抓手为纽带,建设水美城市,通过机制体制创新,让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活起来,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变成强市富民的金山银山提供源头活水。

  2016年,建阳区委区政府,先谋于局,后谋于略,依据考亭村的人文、地理、生态优势,精准定位在建阳考亭村建设水美城市,发展水美经济。建阳区始终坚持高位谋划、高手规划、高标实施,多次邀请,在可行性研究与工程设计阶段,通过邀请海内外水利、经济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深入考亭村调研指导,邀请国内顶级设计专家对项目方案进行多次比选、优化,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确立了“水安为先、因水而美、由美而富、富而文明”的16字考亭水美城市建设总方针。

  建阳区考亭水美城项目就是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中应运而生,以水为脉,以文为魂,依水依山科学规划项目结构:一湖、二山、四园、即考亭湖、翠屏山、玉枕山和理学文创园、湿地休闲园、卧龙湾朱子游学园、度假养生园。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好生态牌;为持续推动建阳区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文旅发展,实现“千年古县”“朱子故里”向“书香建阳”“水美建阳”的转换,利用考亭库区特有的水资源生态优势、朱子理学文化特色;在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规划下,建阳考亭水美城市以考亭湖为切入点先期启动考亭河库连通工程,带动水利PPP项目的落地,推动观书园、考亭古街、考亭书院、中国特色建盏文创园、卧龙湾朱子游学园等项目的快速建设与运营。

文化阐述

  建阳是“千年古县”,是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的朱子故里。考亭村有“南闽阙里”“图书之府”“七贤过化之乡”的美称,是朱子理学文化的发源地。朱子晚年在此创建沧洲精舍,著书立说,最终形成考亭学派,诞生了著名的“潭阳七贤”。考亭水美城的建设正是融入了本地特有的理学文化、人文历史、建筑文化、民俗特色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朱子理学与潭阳七贤

  朱子是我国杰出的儒学家,是宋代儒学的集大成者,使从魏晋南北朝以来,逐渐边缘化的“孔孟之道”恢复了正统地位。朱子的理学思想是元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元明清时期700多年间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当时的待人接物、居家处事等行为规范,都以朱子《家礼》为范本。朱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第一人。

  朱子在建阳从事教学、著书立说长达20多年。他一生亲自创办的书院有4所,其中3所在建阳。考亭书院是他创办的最后一所书院,也是他晚年定居、讲学之所。由于此时是朱子思想最成熟、阅历最丰富的时期,因此,沧洲精舍声名远播,四方学者趋之若骛,并因此形成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而考亭也成为闽学渊薮。据《朱熹书院门人考》书中记载:朱子在创建沧洲精舍前后的门生多达338人。建阳也因朱子、蔡元定、刘爚、黄榦、熊禾、游九言、叶味道等七位贤儒,被称为“七贤过化”之乡,此七人也被尊称为“潭阳七贤”。

  二、朱子与考亭的不解之缘

  宋绍兴十年(1140年),朱子之父朱松带年仅11岁的朱子来建阳散心,住在大潭山下表兄邱子野家中。朱松在去考亭萧屯拜访好友刘勉之的路上,对朱子说“考亭溪山清邃,可以卜居。”这就是朱子与考亭结缘的开始。

  绍兴十六年(1146年),17岁的朱子娶建阳考亭刘勉之之女刘清四为妻。第二年,朱子便以建阳籍考生参加科举考试。

  乾道五年(1169年)九月,朱子70岁的老母祝氏夫人病逝,安葬在建阳县莒口镇马伏村天湖之畔。朱子于墓旁建数间草房为母亲守孝,取名“寒泉精舍”,开始了隐居建阳近十年的守孝著述生涯。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偕弟子从婺州(今金华)到建阳寒泉与朱子论学一个半月,两人合著《近思录》,这就是著名的“寒泉之会”。

  乾道六年(1170年),41岁的朱子路过云谷山,感到此处山水清幽,便委托学生蔡元定在山顶建草堂三间,于淳熙二年(1175年)七月建成,取名为“晦庵草堂”。当时,在此讲学的弟子有蔡元定、范德念、刘爚、刘炳、廖德明、吴公济等。值得一提的是,那时蔡元定在云谷山对面的西山也建一座书院,名曰“西山精舍”,与云谷晦庵草堂相邻,有疑难之处,则彼此悬灯为号,相约次日相聚,以解难释疑,传为千古佳话。

  绍熙二年(1191年),朱子长子朱塾英年早逝,他便辞官归隐建阳。第二年,绍熙三年(1192年),朱子秉承父亲朱松“考亭溪山清邃,可以卜居”的遗愿,迁居考亭,建竹林精舍。绍熙五年(1194年),因来求学的人渐多,他便在其宅之东,加以扩建,更名为沧洲精舍。

  庆元六年(1200年),朱子在沧洲精舍逝世。

  淳祐四年(1244年),宋理宗赵昀为褒扬朱子,诏赠朱子为太师,诏改沧洲精舍为考亭书院,并赐御书匾额。此后,考亭书院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三、人文历史

  考亭山清水秀,历代都有文人隐居其中,除了以考亭书院为中心的“潭阳七贤”外,还流传着不少名人故事,简介如下:

  陈升之(1011—1079),字旸叔,北宋宰相,建阳考亭人。曾协助王安石变法。与韩琦、王珪、王安石有“四相簪花”的典故流传后世。在河库连通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队从水下打捞起一座“紫诰双封”大理石牌坊,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修建。据区方志委工作人员考据,这个牌坊为表彰陈升之家族,并在徐市镇南槎村的陈氏族谱里面查到相关记载。此牌坊现已经过拼接修复,立于考亭古街内。

  刘勉之(1092—1149),字致中,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因居于武夷山白水,学者称他“白水先生”。后隐居建阳考亭萧屯,结草为室,读书著述。与胡宪、刘子翚往来问学。主要弟子有朱子、吕祖谦。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学者、诗人,与文天祥齐名。《千家诗》的编者之一。1280年,南宋灭亡后谢枋得不仕元朝,隐居在建阳考亭村桃源洞庆全庵三年。1284年,忽必烈大赦天下,谢枋得也在赦免之列,于是出山在建阳水南桥头卜卦为生。明正德年间,建阳县城南建有“叠山先生祠”,清代立有“谢枋得卖卜处”石碑,后均毁于战火。1962年郭沫若考察建阳,还在水南桥头查询祠、碑。1996年,建阳市人民政府在水南桥头重立“宋处士谢叠山先生卖卜处”石碑。

  四、建筑文化

  1.考亭书院

  绍熙三年(1192年),朱子遵父、遵师“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之意,迁居考亭,建竹林精舍。绍熙五年(1194年),加以扩建,更名为沧洲精舍。淳祐四年(1244年),宋理宗赵昀诏改沧州精舍为考亭书院,并赐御书匾额。此后,考亭书院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考亭书院在元明清三朝历经多次重修。后因年代久远,风雨侵蚀而倾倒,今仅存有明嘉靖十年(1531年)御史蒋昭创修的石牌坊。1966年,考亭村口的西门电站建成蓄水,牌坊下半部没入水中。1983年由县文物部门将其迁移。现立于重建的考亭书院大门口。

  重建考亭书院,按照考亭书院历史旧制为蓝本,建新如旧,分为祭祀区、展示区、研学区和管理区等四个主要功能区,具备朱子理学弘扬、举办重大祭祀仪式、教学研讨基地等功能,现已成为名扬海内外的“南闽阙里”“闽学渊薮”。

  2.半亩方塘

  半亩方塘为观书园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观书园的中心位置。主要表现朱子理学思想“活水”的至高境界。在半亩方塘旁石刻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观书有感》千古名篇。整个场地层层抬高,在中轴方向上连升三级,以打开的书本作为基础,在书本中间设置半亩方塘水池,中间设置平桥。走上半亩方塘水景,静看水中天光云影,感受步步升华的人生境界。

  3.考亭古街

  考亭古街是以保护性整体迁建的方式,从闽北、浙江、江西等地收集来43栋200多年的古建筑,按照宋朝市井生活的模样,重新布置。青石板街、水榭戏台、黛瓦流檐、民俗小摊、非遗展示……重现宋朝街市繁华景象。

  古街里有建州会馆、青衿布坊、沧洲别舍、孝子茶馆、古戏台等历史性功能建筑;有武夷竹编、松溪版画、延平漆枕、建瓯灯笼、木拱桥廊桥技艺等融入闽北各地非遗文化的产品;有西山琴社、天香小筑、七贤医馆、安上武馆、朱子酒家、朱子婚礼、季通巷等融入建阳历史人物故事的文化元素。慢步于此,深深感受两宋时期建阳人文鼎盛、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

  五、民俗特色

  每年一次的朱子祭祀礼是考亭水美城的民俗特色。朱子一生在创立理学的同时,也致力于礼的研究、著述和推行。在朱子《家礼》一书中,祭祀礼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朱子祭祀礼始于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明景泰六年(1455年)上升为国家行为,是后人缅怀先贤、继往开来的重要礼仪活动。2017年朱子祭祀礼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8年10月,考亭书院召开纪念朱子诞辰888周年暨考亭书院学术研讨会。2019年10月18日在集成殿举行了朱子祭祀礼。

水文化建设情况

  建阳是闽江发源地,境内水系丰富,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三条,分别是麻阳溪、崇阳溪和南浦溪。主城区就设在麻阳溪与崇阳溪的交汇处,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考亭村就位于麻阳溪西门电站上方的库区两岸。

  自启动考亭水美城建设后,在考亭村先后建成考亭河库连通工程、水利PPP项目(观书园、滨水公园、左岸骑行绿道)等水工程,形成了水文化深厚、主题鲜明、功能齐全、风景秀丽、风格纯朴,集文旅、商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考亭水美城综合体,真正的诠释了水的智慧,营造文物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其工程水文化建设情况如下:

  一、再现考亭学派闽学渊薮的讲学求学路径

  从河库连通项目的文堤到文公渡,穿过闽学渊薮牌坊,再到观书园和登上考亭书院,再现了朱子劝学、博学、明理、游学的过程。在观书园的劝学苑、博学苑、明理苑里的大理石地砖上、在石墙上、在坐凳上、在廊亭里,处处可见朱子诗词、家训等内容,生动展现了朱子的教育思想、学习方法,让游人特别是青少年在游园的过程中就能学到“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的24字朱子读书法。这一读书法也是我国古代最好的读书方法。

  文公渡上方新建的闽学渊薮牌坊,代表观书园、考亭书院是闽学文化的发源地、理学贤才聚集之所。朱子在考亭八年,授徒338人,写下《孟子要略》《楚辞集注》《周易参同契考异》等著作,集儒学之大成,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学思想,即“考亭学派”,也称“闽学”。闽学渊薮牌坊是考亭书院牌坊及考亭学派的补充,交相辉映,相融相生。

  二、生动展现朱子理学思想的“活水”精神

  文公渡设置上下两层平台,上层为观光型平台,采用灰白色的透水混凝土作为铺装,并设置花台绿化和文化铜雕,与河库连通工程相连;下层为文公渡亲水平台,具备一定驳船功能。

  文公渡在设计时,力求再现各地学子通过水路,或经上游漂流而下或经下游逆流而上,最后都在文公渡登陆,通过闽学渊薮牌坊进入求学的殿堂。

  朱子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种不畏路途艰难,不远千里而来追寻知识源头的“活水”精神。

  三、全方位打造亲水、竞水、观水的水美经济业态

  2019年10月25日晚,以“绿色南平、书香建阳”为主题的南平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建阳考亭水美城隆重开幕。这届旅发会是南平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打响“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的务实举措,是促进南平文旅融合、全方位、立体式展现大武夷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参会嘉宾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对接合作,共促文旅发展。旅发会期间举办了大武夷赶山节、夜游麻阳溪、第三届建窑建盏文化博览会暨大武夷文化和旅游精品展及朱子理学论坛等活动,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旅发会期间,建阳区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0多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1.5亿元。

  如今的建阳考亭水美城是集临水康养、健身、文化交流的文旅综合体;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福地;是南闽阙里、闽学渊薮。

工程照片

滨水公园、河库连通工程

 

观书园

 

河库连通工程

 

考亭古街演艺台

 

考亭书院牌坊

 

考亭水美城全景

 

闽学渊薮牌坊

 

潭阳七贤

 

文公渡

 

朱子诞辰888周年祭祀礼

 

卧龙湾朱子游学基地

 

 

 

 

视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