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10周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水利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全面提高水利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水利行业文明程度,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1.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水利干部职工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原著原典,着力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水利系统各级党校、干部学院学习培训课程。
2.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水利干部职工多形式、分层次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的学习引向深入,将所学所得及时运用到实践中、贯彻到具体工作中,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深入开展国家“江河战略”研究工作,组织编写出版国家“江河战略”相关理论读物并抓好学习贯彻。
3.突出抓好“关键少数”理论学习。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和《关于进一步提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意见》,健全完善“第一议题”制度,突出政治性、理论性、实效性,用好个人自学,做实集体研讨,加强调查研究,拓展形式载体,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中心组学习质量和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有效引领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4.高质量推动青年干部理论武装。指导水利系统各单位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推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活动。开展第二届“我学我讲新思想”水利青年理论宣讲活动,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国家“江河战略”,组织水利系统各单位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和广大青年干部开展深入学习、专题研讨、广泛宣讲,推出一批“精品课程”,选树一批“水利青年讲师”。
二、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挖掘水利红色资源,发挥涉水红色遗址、革命文物和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传承好红色基因。开展首批国家水利遗产认定,深化古代治水工程技术创新和文化价值研究。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为契机开展各类宣传纪念活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学习宣传,规范开展升国旗活动,将升国旗仪式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行动。
6.不断深化形势政策教育。定期举办形势报告,结合重大主题广泛开展多形式、多载体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阐释好党的政策主张,教育引导水利干部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朝着党中央确定的目标前进。积极参加“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昂扬斗志。积极开展水利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展成效,教育引导水利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进一步增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7.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关于新时代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研,及时、精准、全面掌握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贯彻落实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水利职业道德建设,持续落实《水利系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工作方案》,在水利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树导向、立规矩。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水利干部职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8.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水利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组织水利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开展好“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宪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推进法治宣传网络平台建设,提升“法治水利”微信公众号和“水政在线”网站的运营效果和水平。探索开展全国水利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开展“人·水·法”全国水利法治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
9.扎实做好先进典型学习宣传。通过展览、专题片、网络专题、融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表彰的“最美公务员”——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徐爽同志先进事迹,深入开展第四届“最美水利人”宣传,讲好榜样感人故事,弘扬榜样崇高精神,推动水利系统见贤思齐、争做先锋。指导水利系统各单位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水利人、身边好人推选和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宣传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出版《中国水利人(九)》,在水利系统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10.强化水利诚信体系建设。认真执行《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用监管“两单”制度的通知》和《水利部关于实施水土保持信用评价的意见》,将水利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水利行业强化市场监管的重要抓手。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建立健全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长效机制,构建诚信守法、公平竞争、追求品质的水利市场环境。加强水利系统诚信宣传和舆论引导,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氛围。
三、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1.提升水利文明创建水平。召开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年度重点任务。举办水利系统文明创建培训班,提升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能力素质。加强文明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结合水利实际修订印发《水利系统文明单位指标体系(2024年版)》。
12.扎实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改进创新文明创建工作,按照中央文明办部署,做好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申报推荐和前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复审工作。开展第十届全国水利文明单位申报推荐和前九届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复审工作。按照共青团中央部署,做好全国青年文明号推荐、创建等工作。开展第三届水利系统基层单位文明创建案例征集活动,总结文明创建经验,凝练文明创建成果。
13.开展“关爱山川河流·助力河湖复苏”志愿服务活动。以“助力河湖复苏”为主题开展“关爱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在西辽河流域设主会场,各流域管理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选定一处河湖设分会场,开展主题宣讲、科普宣传、水位监测、志愿巡河、捡拾垃圾、清洁河道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水利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把自然界河流湖泊视作生命体,尊重河湖生存与健康的基本权利,积极投身推动河湖复苏的行动中去,为河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作贡献。
14.开展“逐梦幸福河湖”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第六届“守护幸福河湖”短视频征集活动,以纪实、微电影、公益广告、MV等多种形式,宣传展现全国各地推行河湖长制典型经验、做法成效和爱河护河事迹,讲好新时代幸福河湖故事。开展寻找“最美家乡河”活动,通过组织发动、申报复核、现场考察、公众投票、河长答辩、专家打分等环节,在全国范围综合评选成效突出、特色鲜明的“最美家乡河”,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展示河流风貌和形象,宣传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取得的河湖治理成效,提升社会公众的河湖保护意识和参与热情。开展第三届“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组织各省份寻找推荐河湖保护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河湖的良好氛围。
15.开展“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开展“节水中国行·西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中国“节水大使”公益代言、节水一线访谈、主旨讲座、成果展览、范例观摩、节水短视频展播等形式,宣传展示全国各地节水典型经验、做法成效,讲好新时代节水故事。举办第五届“节水在身边”全国短视频大赛,通过组织发动、公众投票、专家打分等环节,评选出10部优秀作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提升社会公众爱水、节水、护水意识。组织地方开展“节水中国、你我同行”、节水宣传“五进”(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
16.深入宣传具有水文化特色的治水工程。组织开展对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水工程中文化要素的挖掘整理,充分展现治水兴水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组织评选第五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水工程在水文化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四、培育涵养水利行业新风正气
17.推动弘扬文明风尚。继续在水利系统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推动贯彻落实《关于在水利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工作方案》。持续推进《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宣传,引导水利干部职工成为节约用水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营造全社会亲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持续深入学习宣传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推动水利系统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形成节水节电节能节粮等的格局。广泛倡导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习惯,广泛开展“光盘行动”、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活动,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在加强宣传教育中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引导水利干部职工把文明行为融入日常工作生活。
18.培育水利廉洁文化。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水利廉洁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不断夯实水利系统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加强党领导人民治水历程的梳理挖掘,组织开展水利廉洁文化研究,把水利廉洁文化融入水文化建设和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厚植水利系统廉洁奉公的文化基础。积极开展政德教育,强化廉洁要求,涵养水利干部职工廉洁自律道德操守。深入开展形势教育、纪法教育、警示教育,增强水利干部职工党规意识、纪律意识、法治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19.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加强党员网络行为教育引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严守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水利先进典型网络推介,开展网络文明礼仪、文明习惯、文明行为宣传引导,推动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发挥好“水利文明网”作用,增强“水利文明”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传播力。
五、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
20.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领导责任,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立足本单位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21.完善制度机制。完善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宏观指导、协调督促,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共同尽责的工作格局。各单位文明办积极协助本单位党委(党组)谋划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动相关部门聚焦主责主业、抓好工作落实。
22.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干部职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大力改进创新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抓好过程管理,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运动式”“一刀切”,避免“低级红”“高级黑”。